个人档案存放在查询
一丶个人档案存放查询所需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身份证原件:查询本人档案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原件。
2.介绍信原件:查询他人或集体档案时,需出具相关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原件,且介绍信里须写明查询人的姓名、身份及身份证号码、查询的目的及所要查询的具体内容。
3.书面申请报告:申请查询本人和本人家庭户籍档案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报告,陈述事由
二丶个人档案存放地的查询方法有以下几种:
线上查询
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可通过微信 “电子社保卡” 小程序扫码登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在 “就业创业” 板块的 “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专栏进行查询。
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如 “苏服办” APP,可在首页搜索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海易办” 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 “档案”,获取 “海南省个人档案存放地查询”。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登录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进行注册、登录后点击 “我要查档”,按要求输入内容即可查询。
线下查询
咨询原毕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或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学生,档案可能还在原毕业院校。可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或通过电话、Email 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即使档案已转出,也能查到档案去向。
询问工作单位:如果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工作过,可向单位人事部门询问档案情况。若单位无档案管理权限,可询问单位当时将档案转至了哪个机构。
前往人才服务机构:包括原籍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毕业后未就业或档案在自己手中超过一定期限的,档案可能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可前往现场或通过其官方网站、电话进行查询。
联系户籍所在地档案管理部门:如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分地区无明确去向的档案会被统一管理到此处,可携带有效证件前往查询。
此外,还可以拨打相关单位的档案管理处电话或 12345 便民热线,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并提供个人信息,由工作人员帮忙查询档案存放地。也可委托信誉良好、服务专业的档案服务机构,提供个人信息并支付一定费用,由机构代为查询。
三丶个人档案存放与查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可能的存放地点:
学校:对于在校学生或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档案可能仍存放在学校。特别是在毕业后的两年内,许多学校会为学生免费保管档案。
工作单位:对于已有工作的人员,档案通常会被保存在当前工作单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单位。若单位规模较小或没有人事权,档案可能存放在当地的人才市场。
户籍所在地或人才市场:若档案不在学校或工作单位,它可能被送至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当地的人才市场。
准备必要的查询材料:
在查询档案时,可能需要提供一些个人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或毕业证等,以便档案管理机构确认身份并查找档案。
选择正规的查询渠道:
应通过正规的渠道查询档案,如直接前往可能的存放地点,或通过官方网站、电话查询等。避免使用非正规渠道,以防信息泄露或遭遇诈骗。
注意个人隐私保护:
档案包含个人敏感信息,查询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信息,并确保查询环境的安全